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逍遥斋的博客

记录,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启示。

 
 
 

日志

 
 
关于我

日日年年,频更世象,得闲惟好翻书。史中悲喜,嗟叹复长吁。小白匆匆过隙,回头望、心梦空余。人生短,苦思取舍,终去向山湖。 孤途,行万里,荒郊大漠,野鹤悠如。又高域临风,心旷神舒。拜了先贤故迹,沧桑事、恍若须臾。堪求得,世间一切,于我不生疏。

2008西南行(八)登上峨眉金顶  

2013-05-11 10:45:30|  分类: 吾行天下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峨眉山市归属乐山市管辖,但峨眉山比乐山更有名。
       车停在城郊,再换乘两次公交,来到峨眉山下,其实峨眉山离城区并不远,峨眉山市就是因了峨眉山才发展起来的。公交车在城区内穿行时,我看到市中心草坪绿地上布满很多小帐篷,可能就是昨晚新搭起的,大的小的正规的简易的,什么样式都有,已经上午了还未拆去。
       游人很少,往年五月已算进入旺季了。
       看到了“天下名山”大门牌坊,又看到小广场底有一组细小瀑布,瀑布两边是被绿树拥围的既像门柱又像是景框的两块大石,大石上分别题刻着金黄色的“峨眉山”和银白色的“震旦第一山”之大字(又是个第一山)。环境果然清秀幽雅,还没上山,就已经感觉了其“秀”之特色。但周围无人,这座名山也正经历着特殊时刻。
       独自往里走,我当然是想徒步登山的,可面对了岔路既不见游人也没可询问者,略感茫然。顺指示牌往报国寺走了点路,又有疑惑,即走回来。一拉客者看我回来,凑上来说你一天走不上去的,他用摩托车载我上山,到雷洞坪150元,这样就可免掉门票,大概需要1小时10分钟。我当然不放心,不会跟他走,但我也知道靠两条腿一天走上去是有点难,尽管我曾徒步登上过泰山和华山,但峨眉山显然更高路更长,加上路又杂还没人。思索了一下,决定放弃原来计划改为乘车上山。
       走进游人中心,毕竟是旅游名胜地,一应设施齐全完备。看了下车次时间,9点的车已开走,下一班是10点,就到问询处把问题一一问清了,买了150元的门票,70元的车票,此车票可在山上各乘车点随上随下。正好有一老者也在询问班车事,聊过几句,我们决定结伴上山。他把自己好大的旅行包作了寄存,我么买了地图和书,然后乘上10点的车出发。
       这位老者是云南一县从事民政工作的,已提前退了,虽只比我大一岁,看上去老许多。地震后他想去灾区当志愿者,帮着做些什么救援事,搞民政工作的嘛,心里记挂着民生事。他先来到成都,人家不以为然,又来到绵阳,被热情接待了,但志愿者事不归民政局管归共青团管,人家担心他年纪大反会添事,而个人又难以进入灾区,他想想自己也确实不像年轻人那样什么都能干了,所以就放弃了,回程途中想顺道看一下峨眉山。
       此车仅坐了9人,其中1个是外国人。这地震给峨眉山旅游造成了极大影响,想来平时总不至于一个小时才发一班车吧?车子是从黄湾收费站上山的,我看一下地图,知道这上山公路是从地图上的右边盘旋绕着上去的。手中那张峨眉山全景游览图上只标出了这么一条汽车路,其他几条上山路都是台阶路,汽车路至山上接引殿停车场大约50公里。
       就这么,车子在拐来弯去中不断向上,向上,沿途不时能看到些美妙景色。但终归是开凿出的宽宽汽车路,与大树浓荫下的湿滑台阶路那样的氛围感觉完全不同,坐在车上,我有了点后悔和遗憾。
       约两小时后车到雷洞坪,这里海拔2430米。我和云南老者下了车,再向上步行约1.5公里来到接引殿,即索道缆车发车点,这里已是海拔2540米了。可没想缆车不开,因为有余震,也因为没客人。我们过去询问,回答说如果再来两人就为我们开一趟。我们向来路看去,没一个人,想想即便再等下一班车来,还不知有没有人想乘缆车想上山顶。罢,那就放弃吧,自己步行登顶。其实我是无所谓的,我本来就不想乘缆车,只是顾及他的体力,这下好了,那就走吧。
       两人慢慢向上,一路依旧无人,只看到一家小店,店主热切挽留我们吃饭,我们回他下来再说吧。然后,竟出人意料地碰上了和我们同车上山的另6人,他们正从山上下来呢。原来他们在雷洞坪下车后走得慢,到接引殿后缆车为他们6人开了一趟,他们已到过金顶了。呵呵,到得早不如到得巧啊。
       走过静寂无声的卧云庵,共走了约6公里,我们于1点50分到达了海拔3077米的金顶。
       在快到山顶时,经过一段已差不多快完工的台阶,有几名工人正做着最后的整修,另有几人担当运输工作,背着水泥和土上上下下,这该是最苦最累的活了。有一个在我们身边停下,问我们有无吃的,云南老者把面包拿出来给了一半,我说你全给他吧,我这里还有,待会我给你。我在登泰山时也曾碰上过背建筑材料上山的运输工,知道他们的付出和得到很不成比例,不过他们走得却比我还快。
       登上金顶前的石阶宽而高,站在石阶下,抬头仰望,那尊四面十方普贤金像高耸于山巅,只是那时浓云蔽日,天色阴沉,没有太阳光,明暗对比不强,金黄色略显了昏淡,没能展露出其本应有的金灿灿黄澄澄之辉煌亮色,稍觉遗憾。台阶两边各有一排石塑大象,共14头,白色象身镶饰了金黄色座带,感觉像和缅甸云南那边的佛教同一传承了。峨眉山是普贤菩萨的道场,白象是普贤菩萨的坐骑。
       当一步步拾级而上,直至站上金顶,再抬头仰望四面十方普贤金像时,更感觉了其高大庄严,金光美气。此金像是在南京定做好,在此拼装的,铜制,底下为水泥座,开光于2006年5月18日。
       金像后面是一座暗黄色大殿,双层檐,下檐悬“华藏寺”匾额,上檐悬“大雄宝殿”匾额,均是黑底金字。大殿后面还有更高些的一座两层阁式建筑,悬挂有“金顶”匾额,这就是号称的金殿。金殿一侧还有座银色殿,是为银殿。
       所谓金顶,即是一块极其硕大的玄武岩巨石山体,坚硬而挺拔,耸峙于云天。这里古有光相寺,到明万历年间创建了铜殿,皇帝敕额“永明华藏寺”,因该铜殿在阳光照耀下金光闪闪,故又被称作金殿,此处亦被称作金顶。可惜原铜殿毁于清道光年间一场大火。后来光绪年间在此原址上重建了一座砖木殿,1972年又不幸失火,整个华藏寺再次化为灰烬,并且寺内所藏众多珍贵文物也被全部烧毁,损失惨痛。1986年再度重建,现华藏寺总面积为1690平方米。
       走走看看,整个金顶如是个台顶,还是有点面积的,但没人,就我们两个,我们就各处绕一圈看了个遍,还站在石栏边乘着远处山峰正从云雾里露出美妙形状那一瞬间互相抢着留了影。他没带相机,我是回到上海后印了给他寄去的。
       峨眉山金顶有四大奇观,即日出、云海、佛光、圣灯。日出和云海是可以想象的,我曾在海拔3776米的富士山上看过日出,也曾在富士山及黄山上看过美丽的云海。佛光和圣灯是峨眉山独有,可惜此时如此天象,什么也看不到。难得一次登上峨眉山,四大奇观一样也没能见识,终归是件遗憾事吧。
       金顶上雾气很重,时不时一阵阵飘来,一下子白茫茫什么也看不见,脸上也像被细细雨丝扑了一层,一些些的潮湿。金顶也是险峻地方,很有气势,站在边上往下看,峭壁笔直陡削,腿不自觉就软了,打起了哆嗦。当人意识到自己站在很高处时,不仅会升腾起崇高伟大感,一并还会生发出惊惧惶惑感,是那种仿佛来一阵大风就能把你吹下山去的感觉,我年轻时就曾在海边一座极其狭窄的光秃秃山脊上体验过这种感觉,后来在黄山云雾中又一次产生了此感觉。
       几个殿都关着门,这也是一个遗憾。旁边另一山头是峨眉山最高的万佛顶,海拔3099米,平时有小火车可过去,现在自然不开,过不去了,这又是一遗憾。那万佛顶的建筑在云雾里忽隐忽现地只见着了个影子。
       一个管理人走过来,问我们看完了没,催促我们尽快下山,说现在还是余震频发期,这里属于危险区域,不能久留。想想也是,这么一座大山的最高处,真有地震那确实是很危险的,反正也没什么可耽留的了,下山吧。


 

  评论这张
 
阅读(272)| 评论(13)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