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逍遥斋的博客

记录,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启示。

 
 
 

日志

 
 
关于我

日日年年,频更世象,得闲惟好翻书。史中悲喜,嗟叹复长吁。小白匆匆过隙,回头望、心梦空余。人生短,苦思取舍,终去向山湖。 孤途,行万里,荒郊大漠,野鹤悠如。又高域临风,心旷神舒。拜了先贤故迹,沧桑事、恍若须臾。堪求得,世间一切,于我不生疏。

童年旧事(9)菜场  

2013-11-09 14:42:53|  分类: 岁月留痕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附近的这许多商铺店家,最可说的当是菜场,买菜是每家每天必需之事嘛。不过,这买菜事我几乎没怎么做过,只记得好象偶尔的在下午去买过一两回葱姜什么的。奶奶在时主要由奶奶买,还有就是母亲和两个姐姐,这买菜事几乎是她们包了的。奶奶裹了小脚,有时看她过马路一小步一小步近乎碎步,小小的我还担心过几次的。我们买菜一般都去近的那家马路菜场。
       那时买菜都是一早出门,因为新鲜好菜数量少,尤其鱼啊肉啊什么的。后来很多东西要凭票了,但就是凭票也不一定能买到满意的,每天供应量是有限的。特别是如果哪天家里有客来,要吃饭,那就必得早早出门。那时菜场开得也早,天没亮拉了电灯就开卖了,嘈嘈杂杂喧喧闹闹几个小时,大致九点过后这家马路菜场就基本收摊了,下午三、四点时再开,但只有寥寥几个摊位会继续卖些蔬菜。记得有个老太的葱姜小摊天天摆在街口,从早摆到晚,葱是一分钱一把,我买过有印象的。十字路口南面那个室内大小菜场下午也营业,而且大多数摊位仍开卖着各类菜,有时下午有急需了,就会去那儿买。那家菜场靠外面的一角还有个熟食柜,就像是一间玻璃小屋一样。
       那时钱少,消费能力不强,捕鱼量也相应不大,所以渔场资源丰富,那些个大黄鱼小黄鱼,还有很宽的带鱼,常能见到,它们是菜场里鱼类的主打品种,也是我们普通上海人家里鱼类菜肴的主要品种。在我印象里,大黄鱼、小黄鱼、带鱼是最早知晓的鱼,其余还知道并时而吃过的有马鲛鱼(鲅鱼)、车扁鱼(鲳鱼)、河鲫鱼(鲫鱼)、鲨鱼等。那大黄鱼黄澄澄的,红烧的话一条可放一碗,若和咸菜一起烧黄鱼汤,汤味儿那叫一个鲜呵。小黄鱼刺多,就来个面拖黄鱼,把浸了湿面粉的小黄鱼放油里氽,吃时再蘸醋,也是好味道。那时的带鱼,银光闪亮,很大很宽,只要三块四块就可放一碗,放上点姜葱再倒点老酒放锅里清蒸,喷香扑鼻,那就是上海人喜欢吃的那种清清淡淡鲜美味。当然因为家庭经济条件所限,况且即便有钱也不是天天能买到,所以吃的次数终归受制约。
       这买菜事,最紧张的是过年。每逢过年,需求量和供应量都翻倍增加,鱼票蛋票肉票鸡鸭票五花八门一大张,比平时多了好几种,还分大户票小户票,平添了麻烦。当然,在物质很不丰富的年代,这也算保证了民众过年的最低限度需求。哦,过年时另还有白糖票糯米票炒货票等等,多的数不胜数,那本购粮证也被当作购物主要凭证,拿了它可买一些计划供应的食品,等过好年,这小本本里会多出好多个各式各样的表示某物已购的小图章。
       那时没冰箱,鸡鸭鱼肉之类是不能早买的,得等到小年夜才买,为此,这天的菜场格外繁忙,所有年货格外紧俏。记得有一年,我家几乎全家出动,爷爷奶奶还有我们兄弟姐妹五个,一早就去菜场,分头在各摊位前排队,要买的东西很多,分散在不同摊位卖,只能以人海战术出击,否则就买不到满意东西了。
       那几天的菜场,人头攒动,人潮汹涌,几个重要摊位前的买菜队伍尤其混乱。好些队伍最前面地上都会有一个个破篮子占着位置,更还有砖头,由人代看着,这就算排队了。当然,也真有人是前一天晚上就来排队的,谁都志在必得嘛。碰到这种时候,只能看排队人的脾气心态了,愿意忍让的就睁一眼闭一眼过去了,不肯谦让的就必然发生争吵,吵架几乎天天有,弄不好还会引发扭打。也有时那破篮子碎砖头就在混乱中被一脚踢掉了。这种时候谁管谁啊!谁让谁啊!好容易捱到开卖,排队人一个个前胸贴后背,拥挤得疯狂,都把篮子高高举过头顶,向前伸手,以防被挤坏,只听见到处的叫嚷声呼唤声,还有各样的买卖交易声。
       这样的买菜经历我也就有过一次两次吧,任务就是排队站个位,过会儿再由姐姐来买。当时见识了这样场面,我就想,这么费事麻烦,还不如不买,这东西不吃总可以吧。这一份约略的惰性也算是我性格吧,它一直存在于我身上,从小到大,本性难移。不过,对于有些事,我是愿花很大精力去做的,比如开放后外国名画第一次来上海展出,我为买票在文化广场排了半个通宵,老长的队伍哦。由此可见,我对精神的需求欲念远胜于对物质的需求欲念,这是我自己也承认的。当然那时我的想法只是小孩子的天真想法,大人哪能这样想,倘若真不买这些菜,那过年不就没味了?那不就有愧于家里老人孩子了?再难再累再辛苦,也还得买啊。
       在买菜这事上,我小时候付出得很少,基本都是看着家人天天早起出门去菜场,有点疚愧了!如此,我对那时的菜价脑子里一点记忆都没有。
       还有一事,过年的蛋票规定了每户可买鸡蛋数量,有一年我们为多做蛋饺,没买鸡蛋而买了冰蛋,好象1角5分一小筒吧,和现在的圆筒冰淇淋差不多,这样,一张蛋票就可买两倍于鸡蛋份量的冰蛋。
(2012.10.24.)
  评论这张
 
阅读(357)| 评论(43)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