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逍遥斋的博客

记录,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启示。

 
 
 

日志

 
 
关于我

日日年年,频更世象,得闲惟好翻书。史中悲喜,嗟叹复长吁。小白匆匆过隙,回头望、心梦空余。人生短,苦思取舍,终去向山湖。 孤途,行万里,荒郊大漠,野鹤悠如。又高域临风,心旷神舒。拜了先贤故迹,沧桑事、恍若须臾。堪求得,世间一切,于我不生疏。

  

2011-05-03 14:59:10|  分类: 心得感悟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我不好茶,没有饮茶习惯,茶于我来说,只不过就是在淡而无味的白开水里加上点可咀嚼之味,可刺激人皱几下眉、可若有所思出一会神、可自我感觉些快慰、可无理由地去消磨时间。有它不嫌多,没它不觉少,没它,手捧一杯水即可仰脖一饮而尽,或许还更痛快淋漓、更润喉爽气呢,那岂不快哉!
       年轻时坐办公室,几乎所有办公桌上都放有一杯或盖着盖儿或袅袅冒着热气的茶水,惟独我桌上绝大部分时间都是既没茶杯更不用说泡茶了。除三顿饭必喝汤外,我经常整天都想不起要喝水,冬天如此,夏天有时也如此,所以那时有人戏称我是属骆驼的。
       随了年龄增长,渐渐明白每天喝一定量水对身体是大有益处的,这才开始勤喝水,但对茶还是没养成什么癖好嗜好,偶尔想起了才放入那么几片。
       后来到了东京,虽然那里的自来水是可以直接喝的,不过那样好象有点亏待自己,所以就拿牛奶和果汁当水喝,反正很便宜。也就这时发现了“午后的红茶”和“乌龙茶”,有罐装也有瓶装,就去买来喝。几次之后,乌龙茶被淘汰,而半甜半涩还带点儿酸的红茶成了我冰箱里常备饮料之一。
       虽没养成喝茶习惯,但在那么多年的杯盏应酬中还是喝过了见识过了各式各样的茶,各地的名茶基本都尝过了。并没特意去作优劣比较,也没这本事,但口感差别还是很明显的,或浓或淡,或苦或涩,或凉或热,或润或燥。
       比如年轻时曾在福建喝过工夫差,是陪几个手拿古旧乐器看着工尺谱演奏南曲的长胡子老人喝,一把小小的紫砂壶几只小小的紫砂杯,倒满了都不够一口喝的,却还是要一小口一小口、一抿一咂地一边说话一边慢慢喝。在东京时喝过日本茶,即抹茶,在或厚重或精致的瓷杯瓷碗里,浓浓的草绿色茶水泛有些微小泡沫,几乎像是远看池塘里漂浮着的细细密密绿藻。味道有点儿香,更有点儿说不明白的怪,那是添加了其他的出味之物。另外,去大理旅游时还喝过了白族的三道茶,也是除茶叶外又添加了好几种佐味物。
       茶,有茶经、茶书,还有茶道,好茶者把简单的喝茶行为升华为了艺术活动,上升到了人品修养之精神层面。热衷此道者自是有根有据,有理论有心得,而我,也就望而兴叹了,固守于自己对于茶的体验心得。
       难道我真是个不识茶不知茶不敬重茶之人?其实非也,恰恰相反矣!或可以说,可能正是因为我对茶的品赏过于苛刻了吧,谁叫我有过那么一次想忘也忘不去的刻骨铭心的喝茶体验呢?
       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年轻轻的我随团赴杭州参加一次活动,期间我们被安排去龙井村参观。从九溪一路顺着淙淙流水声步行进去,直达龙井村,村民们给我们示范表演了徒手在热锅里炒茶叶,然后给我们每人泡了杯龙井茶。鉴于我们当时的身份和活动内容性质的关系,我们是被当作贵宾来接待的,这茶当然就是最好的。我至今还清清楚楚记着,在透明玻璃杯里,三片连在一起的从茶树尖端采摘下来的茶叶在热水中缓缓舒展开一身淡淡的嫩绿色,就像是舞者在骄傲地展现自己的柔美身姿。接着,只见那三片绿叶在杯中飘飘袅袅地旋转着身子,又优雅地变幻姿势,轻轻曼曼地上下浮沉,恍如披了绿纱跳舞的婀娜仙女。那一刻我是看呆了,这茶竟有这般的美妙?这茶怎么就如同通着人性呢?杯中的水被映染成极淡极淡的草绿色,几近透明,我将杯子捧在手中,试着抿了一口,清淡丝丝,甜润津津,滋味儿极好。之后我就小心翼翼地既像是品赏艺术品,又像是舔着自己的心爱之物,想喝又舍不得喝地一小口一小口抿着。只可惜还没品尝够,头儿们讲话结束了,只得随了大家起身换场地。
       那一刻我是真的从心底里被“茶”感动了,对茶怀有了感激和敬重之心,那也是唯一一次。
       所以,说到底,其实并不是我不喜欢茶,只怪那一次的感觉太美好了,以至后来对“茶”都不屑一顾。当然,之后也确实没再碰上那样的机会,而那些几千元的茶我辈自当是不会去尝试的。不过,话也得说回来,也许那一次的感动只是由于心境关系呢?饿时吃饭饭香,渴时喝茶茶甜,不是么?
       如今我对茶,依旧没特别喜好,随遇而安,只把它当作在赏景听音乐时可以怡情静心、助思助兴的一个小伴,有则好,没有也不会很失望。本来么,茶,只不过就是“茶”而已,还能是什么?(2009.9.3.)
  评论这张
 
阅读(363)| 评论(54)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